科技×藝術:衛武營管風琴的解密之旅
位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的管風琴擁有9,085支音管及127支音栓,不僅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管風琴,也是現今國際上頂級的音樂廳管風琴之一,更是德國波昂百年管風琴製造商克萊斯(Johannes Klais Orgelbau)有史以來承製過最先進、最大的管風琴。在數位科技時代下,衛武營推出「衛武營管風琴VR解密」計畫,以360度空間掃描技術,完整記錄衛武營管風琴細節並搭配專業解說,透過VR穿戴裝置,讓使用者瞬間沉浸衛武營音樂廳和平常難以進入的管風琴儲風室。
VR一窺衛武營管風琴密室
管風琴(Organ)的構造原理類似人的器官(Organ),琴內的儲風系統就像是肺,經由肺部送出的氣流就像是人唱出的歌曲,而流動的音符就代表了每一支獨立的音管。這趟VR旅程,將由管風琴家劉信宏老師從音樂廳觀眾席與舞台開始,逐步帶領我們進入平常無法觸及的管風琴儲風室,並穿梭於不同的樓層,解密管風琴的各個角落!
VR亮點
近距離觀賞琴座、音栓、手腳鍵盤
衛武營管風琴的「儲風室」竟然大到能停放三輛汽車!
音管的長短、材質(木頭、金屬)對聲音有什麼影響?
如工廠般忙碌的零件是如何運作,才能使偌大的管風琴發出聲音?
音樂廳最高點竟藏著聲音如大砲般的水平喇叭音管!
※【衛武營管風琴VR解密】VR影片需使用頭盔裝置及專屬播放程式播放。2024年起,衛武營將陸續前往偏鄉學校與機構進行推廣,實踐場館藝術平權精神。
本作品由文化部「藝文場館科藝創新計畫」支持。
藝文支持
閱讀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