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|打卡新勝地!世界管風琴之旅
4月|聊聲音—問建築:我們能控制建築物內的聲音嗎?
文/Stella Tsai
你的聽覺被設計了!
從管風琴到音樂廳 建築造就聲音饗宴
以聲音為切入點,兩場講座分別以管風琴與音樂廳建築為主題,探索無色無味、卻無孔不入的聲音,如何透過建築,設計出觀眾耳朵裡的完美感受。「打卡新勝地!世界管風琴之旅」講座由管風琴家劉信宏與Muzik Air副總編輯連士堯對談,從遍佈世界各地的管風琴聊起。
跟著管風琴環遊世界
過往的政教合一,讓古歐洲的教堂宛如當今的里民辦公室,提供鄰近居民生老病死、婚喪喜慶時相聚見面的功能,是區域內人民的集會結社中心,附近甚至有菜市場,是老百姓的生活重心。容納人數多、功能也多元,在沒有麥克風的時代,管風琴常常是教堂的配備樂器首選。一來製造的樂音夠大夠澎湃,二來配置的樂手不用太多,就能達到管弦樂團的效果。
管風琴的製作經歷早期的水力、人力,一人演奏時旁邊要跟著十幾個人協助踩踏鼓風、拉音栓、翻譜等;到工業革命後馬達發明,用電力帶動機械鼓風;再到現代,用電腦就能一人演奏管風琴。從古至今,管風琴的建造都緊扣建築體成形,因而每一座管風琴都是獨一無二,每位管風琴家演奏前都得先閱讀規格表才行。造訪各地的教堂、欣賞不同風格與類型的管風琴,就是一場有趣的主題之旅,充滿教堂建築的歐洲就是最佳目的地。
配置管風琴的設計分成「鞋盒式」與「葡萄園式」:前者散見於知名教堂如巴黎聖母院、科隆大教堂等;葡萄園式則多設置於場館內,如漢堡易北愛樂廳、東京三得利音樂廳、首爾樂天音樂廳,及高雄衛武營音樂廳。其中衛武營不但是亞洲最大的管風琴,還是少見擁有兩台管風琴的音樂廳,自開幕以來就是許多樂迷朝聖與打卡的熱門目的地。衛武營音樂廳更有每月一場的主題式【探索管風琴音樂】系列活動,邀請大眾從不同面向深入認識管風琴的多元演奏風貌。
建築聲學打造完美聽覺饗宴
管風琴的迷人除了樂器與樂曲,搭配空間所塑造的沉浸感更是無可比擬的聲音體驗。
不同於大教堂用大空間與低吸聲係數的牆面製造悠遠漫長的殘響,美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興建的劇院多為扇形廳,左右30度扇形自舞台向外展開,縮短了觀眾與舞台的距離,但舞台的聲音就會順著扇面從空氣中發散溜走,導致第一排觀眾席成為票價最貴、聲音卻最差的座位區,只能聽到前方舞台的單向直達聲,俗稱「音響死區」。有趣的是,因應這類型劇場45度角向上的階梯式座位,受惠於聲波半球狀上升、以及聲音一路向上傳播過濾掉雜質的旅程,意外地讓最上排、最便宜的座位,擁有最純淨、溫潤,宛如樂團就在正前方的的美好音質。
也因此,如何讓音樂完美地在建築空間裡帶來絕佳效果,就是「建築聲學」長期努力的目標。「聊聲音—問建築:我們能控制建築物內的聲音嗎?」講座由《築音賦聲》作者廖倩慧,分享她與建築聲學家徐亞英老師深入工作與探索音樂廳建築的旅程。
最早的建築聲學來自維特魯威的著作《建築十書》,裡頭不僅提到建築與聲學的關係,還有露天劇場的聲學建造原理和技術。一般人耳的聽覺暫留從0.005秒至0.03秒都有,除了接收直達音,聲音在空間裡的碰撞、反射、吸收等,也都會反映在最終耳朵裡的效果,然而「好的音樂效果」是什麼呢?衛武營各廳在建造的過程,即納入表演廳堂聲學的概念,尤以音樂廳難度最高,並囊括進音樂家的耳朵與專業建議,殘響保留在2.1(中頻)-2.52秒(低頻)之間,噪音控制也煞費苦心,只求讓觀眾獲得最好的聆賞體驗。因此音樂廳的側牆位置、天花板高度、材質、座位,以至舞台的設計,都是建築聲波學在創造完美聆聽場域需要思考與深究的範疇,也才讓後來的我們,有機會透過空間與演奏的兩相輔助,共享音樂家耳中的美好宇宙。
藝術,是生活經驗的累積。
創作是生活小事的延伸與轉化,如生活經歷的積累、夢境裡的天馬行空、興趣的深度鑽研等。《武營來開槓》邀請知名藝術家分享所思所見,橫跨音樂、戲劇、電影等類型,剖析藝術的傳達方式,拆解作品與觀眾的共鳴,打造一系列與藝術零距離的交流,也為觀眾的日常創造意想不到的火花。
【武營來開槓】講座最新場次請點這裡查詢。